產品列表 / products
土壤質控樣標物(QCS)是環境科學、農業科學及地質學研究中的一環,用于校準和驗證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和一致性。正確的保存條件對于維持這些樣品的長期穩定性和代表性至關重要。下面我們將詳細介紹土壤質控樣標物保存時應當注意的幾個關鍵方面:
1、干燥環境
-濕度控制:水分的存在會導致土壤樣品中某些化合物發生變化,如有機物分解、礦物質溶解等,從而影響樣品的原始屬性。因此,應將樣品存放在干燥環境中,理想情況下,使用密封容器并在其中加入干燥劑(如硅膠包)。
-避免潮濕:避免將樣品直接暴露在空氣中,特別是在濕度較高的地區,否則樣品很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影響其組成結構。
2、陰涼處存放
-溫度控制:高溫會加速樣品中各種成分的降解速度,尤其對于含有有機物的土壤樣品更為明顯。因此,將樣品儲存在陰涼的地方,避開直射陽光和熱源,保持溫度在一個較低且穩定的范圍內(室溫下較為理想)。
-避光保存:光照同樣能引發樣品內某些成分的反應,尤其是紫外線,容易造成樣品顏色變化和成分失真。故而,樣品宜存放在不透光的容器內或者遮光袋中。
3、密封保存
-防塵防腐:使用密封性良好的玻璃瓶或塑料罐來盛裝土壤樣品,可以有效隔絕外界雜質的侵入,減少微生物活動的可能性,從而延緩樣品老化的進程。
-標簽清晰:在每個容器外貼上標簽,注明樣品名稱、采樣日期、采樣地點等重要信息,以便后續查找和使用。
4、減少物理擾動
-避免頻繁移動:盡量減少樣品容器的移動次數,以防物理擾動破壞樣品結構,尤其是對于粒徑較小的顆粒,過度搖晃可能引起分層或聚集現象。
-溫和處理:在取出和放入樣品時要格外小心,避免劇烈振動或撞擊,以免影響其原有的物理形態和化學性質。
5、定期檢查與更新
-狀態監測:每隔一段時間(如半年或一年),應打開容器檢查樣品的狀態,觀察是否存在發霉、變色或異味等情況,一旦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
-更新策略:考慮到即使在理想保存條件下,樣品也有可能經歷一定程度的老化,因此建議定期更新質控樣品庫,淘汰那些已經失去原有特性的舊樣品,補充新鮮的參照物質,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時效性。
遵循上述指南,可以大大延長土壤質控樣標物的有效壽命,為科學研究和監測活動提供穩定可靠的參考基準。此外,對于特別珍貴或稀有的樣品,還應制定更嚴格的保管措施,包括設立專用的低溫冷藏設施,進一步加強其安全性和持久性。
下一篇:固廢鄰苯二甲酸酯標物的應用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