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品、校準品與質控品的區別何在?質控品該如何選擇、驗收及儲存?選擇具有代表性的質控樣,能有效地控制分析結果的精密度和準確度。而且,大量采用
城市污泥質控樣標物,可以減少標準參考物的使用量,所以,不懂這些怎么行?
標準品、校準品與質控品的區別:
1、質控品:IFCC的定義是專門用于質量控制目的的標本或溶液,不能用于校準。對穩定性、瓶間差要求高。分定值和不定值兩種。在選擇控制品時,應該選擇有幾個濃度的、濃度范圍分布較寬的、有可報告范圍范圍是上下限值的質控品。
2、標準品:用于定標即標準曲線的繪制。
3、校準品:公司指定用來校準某檢測系統(儀器+試劑+方法程序)的,是考慮到它具有基質效應的情況下,人為賦予校準品的校準值。因此,校準品必須專用于某一檢測系統。
傳統的標準液用純水配制,同血清相比,成份非常簡單,除了待測物質外只有水了。此時在將樣品同標準品相比較時,引入了基質效應(檢體中的非測定物質對測定量的影響)。
換句通俗的話說也就是,檢體中測定物外的其他物質對檢測的干擾,使檢測結果偏離真值。此時通過同無基質效應的標準品比較得出的有基質效應的樣品檢測值,將偏離于真值。
定值方法:有些廠商會給自己的標準品定一個定值范圍,這個定值范圍是由廠商聯合幾家使用同樣檢測系統的臨床用戶,僅多次測定得出的均值。
此時,如果將城市污泥質控樣標物應用于另一個檢測系統,由于方法學的不同,可能得出同廠商給出值有較大差異的值。此時不能認為該檢測系統的準確度不佳。